人体的骨骼、钢、花岗岩,这三样东西如果按照硬度排个顺序,您觉得会是怎样的顺序呢?
有人做过实验,正确答案竟然是钢>骨骼>花岗石,也就是说人的骨头虽然没钢那么硬,但比印象中很硬的花岗岩要硬得多。
可就是这么硬的骨头,有一天,却会从“硬骨头”变得“酥脆易断”!为什么如此坚硬的骨头会变成这样呢?我们又该如何强健我们的骨骼?
01
骨头“老了”会失衡
老年人要警惕“最后一次骨折”
骨质疏松症是年龄老化的过程中,发生的一个慢性代谢性疾病。
1、人体骨头的新陈代谢
咱们的骨头每天都在“拆旧建新”。破骨细胞负责 “拆骨头”(骨吸收),成骨细胞负责“建新骨头”(骨形成),健康时两者平衡,骨头就结实。
可年纪大了,身体会出现两个变化,打破这种平衡:
这时候破骨细胞会“加班干活”,骨吸收远远超过骨形成,骨头就会慢慢变松、变脆——这就是骨质疏松。
2、骨质疏松会引起急性心血管事件
最危险的是,骨质疏松后哪怕轻轻摔一跤,都可能骨折。
骨折后,人体会进入急性应激状态,引起血糖升高;加之长期卧床,容易形成深静脉血栓。
这个时候,在应激、深静脉血栓影响下,很容易引发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心梗、脑梗的发病率会明显升高。
以髋部骨折为例,有20%的病人会死于心脑血管并发症,所以它被称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
3、自测骨质疏松风险
有个简单的筛查表,看年龄和体重能帮助我们初步判断。
横坐标是体重(千克),纵坐标是年龄(岁);对应表格里的颜色,蓝色是低风险,黄色是中风险,红色是高风险。
通常来讲,年龄越大、体重越轻,骨质疏松的风险越高。
但这个表格有局限性,因为骨质疏松是多种因素导致的结果,但这个表格只纳入了年龄和体重,而且这个公式只适用于女性。
02
骨头怕三样东西
很多人天天“伤骨头”
专家告诉豆沙,如此硬的骨头其实也有三怕!
第一怕:糖
很多糖尿病人不知道,高血糖会悄悄“啃骨头”:
1、糖尿病会导致骨质疏松
Ⅰ型糖尿病:发病早,会影响骨头巅峰时期的骨量,就像盖房子时地基没打牢;
Ⅱ型糖尿病:10年以上的糖尿病人群,血糖控制不好后,血液里的“糖基化终末产物”会沉积到骨头里,使得骨骼的胶原蛋白性质改变,骨头的质量会下降,就很容易骨质疏松。
2、哪些症状提示骨质疏松
糖尿病人的骨质疏松还特别隐蔽,如果血糖长期控制不好,又有这些症状,一定要去查骨密度:
①疼痛
骨质疏松人群会出现背负重物后腰背疼痛、安静时夜间疼痛、全身某个部位的疼痛。
②身高变矮
与年轻时相比,身高下降3厘米以上,往往提示已经出现了椎体的压缩性骨折,而多发椎体骨折会导致脊柱的变形。
③心、肺、腹部症状
脊柱变形还会压迫心、肺、腹部,老年人会出现腹痛、食欲下降、腹胀、便秘等表现。
④骨折
胸腰椎骨折、髋部骨折、桡骨骨折。
有上述症状,建议及时到医院,进行骨头相关检查,如血液检查、X光片、骨密度测量、骨微结构评估。
第二怕:胖
很多人觉得“胖点骨头有保护”,其实恰恰相反!过胖是骨头的“隐形杀手”。
◎维生素D被“困住”:身体里脂肪太多,会把皮肤合成的维生素D“藏”起来,没法释放到血液里帮骨头代谢,反而容易缺维生素D。
◎跌倒风险高:胖人往往肌肉少、协调性差,容易摔跤;而且体重沉,摔倒时冲击力大,更容易摔成粉碎性骨折。
◎骨质量变差:长期肥胖会让身体处于慢性炎症状态,引发胰岛素抵抗。这些变化会抑制骨形成、加速骨吸收,从而打破正常的骨代谢平衡。
而且长期肥胖会损害骨骼的微观结构,哪怕骨密度正常,骨头质量也很差,骨头根本“不结实”。
第三怕:素
我们的骨头里有大量的胶原蛋白,它会使骨头更加有韧性。长期纯素食,会影响骨头里胶原蛋白的合成,让骨头“变脆”。
同时,蛋白不够还会导致肌肉流失,肌肉少了更易跌倒,骨折风险翻倍。
另外,骨头需要很多种重要的维生素,比如说维生素D、维生素K,对于骨头的合成代谢、矿化都是很重要的,如果长期素食,脂溶性维生素D的摄入就不够。
自测肌肉:两手拇指和食指圈成圈,套在小腿最粗的地方,如果能套进去还有富余,说明肌肉在减少。
03
吃对、动对、防跌倒
骨头更结实
1、健骨饮食
人体每天大约需要1000毫克的钙,可以考虑500毫升的牛奶加1片钙片就很充分了。另外蔬菜中也有大量的钙,也建议每天摄入半斤到一斤的绿叶菜。
含钙丰富的饮食:牛奶、酸奶、豆浆、虾皮、奶酪、荠菜、芥菜、菠菜、油菜等深绿色蔬菜。
同时,需要补充维生素D,可以帮助促进肠道吸收钙。但豆沙提醒大家,不建议补充太多,每天剂量超过一万单位,就会有中毒的风险。
注意:如果已经确诊骨质疏松,光补钙和维生素D是不够的,得在医生指导下用专门的抗骨松药物。
2、健骨运动
对于骨骼健康来讲,运动是有帮助的,但建议大家选择力量、平衡能力的练习。
比较适合中老年人群的运动方式包括快走、跳舞、游泳、太极拳,以及脚跟、脚尖直线走等多种方式。
脚跟脚尖直线走动作要领:
双手叉腰,先迈左脚,脚尖用劲,小腿和脚尖肌肉都处于紧张状态;接着放下,同时右脚支撑身体,可以感受到肌肉的力量,接着把右脚迈起来,脚跟对着左脚的脚尖放下。
重复以上动作,向前直线走,这个动作可以改善骨头的力学刺激和平衡能力。每天半小时即可,根据自己的耐受能力,间断或持续的锻炼均可。
不过豆沙还要叮嘱大家,如果年龄太大,身体平衡无法掌握,不建议做这个动作。
3、防跌倒指南
穿鞋:穿着舒适,别穿细高跟、厚底鞋、不防滑的鞋,选鞋底软、有纹路的防滑鞋。
出行时拍照:别光顾着看风景,尤其下雨天,一定要看脚下;老年人爬高处、爬山时,最好用拐杖辅助。
更新时间:2025-10-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