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全球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荷兰与中国之间的半导体纠纷无疑吸引了全世界人民的目光,这场看似荷兰主导的干预行动,在48小时后便被中国一纸出口禁令打乱节奏。
最搞笑的是,荷兰前脚还跟着领头大哥美国的节奏,刚对咱们芯片企业搞“明抢”,后脚最顶不住压力哭着喊着要向中国求情,还发动小脑筋想了个新招,与美国划清界限。

2025年9月底,荷兰政府突然上演了一出“闪电接管”的戏码,把中国企业安世半导体在荷兰的总部给“冻”了。经济部长卡雷曼斯拿着冷战时期的《商品供应法》当尚方宝剑,说为了“国家安全”,不仅冻结了资产,还让阿姆斯特丹法庭把中方创始人张学政的职务给免了,股权交给第三方托管。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就是给美国递的“政治投名状”——毕竟6月份美国就逼着荷兰换CEO,9月底美国刚出新规卡安世的脖子,荷兰第二天就动手了,哪来的巧合。

可荷兰这操作纯属“抢了方向盘,却忘了车钥匙”。安世的总部虽说在荷兰,可真能造东西的产能全在中国,光广东东莞的封装厂就占了全球产能的一大半。
封装厂这地方有多关键?说白了就是芯片的“最后一道工序车间”,没有封装的芯片就是块没用的硅片,跟有酒没瓶子一个理儿。荷兰政府以为把总部攥在手里就掌控了全局,压根没琢磨明白:没有东莞的货,总部就是个连门都开不了的空壳子。

本以为抢了总部就能拿捏全局,结果中国反手一记“断供杀”,直接把荷兰打懵了。10月3日,中国商务部一纸出口管制令下来,东莞封装厂暂停对海外供货——不是封厂也不是没收,就是简单粗暴地“货留国内,不往外送”。
这一下可捅了马蜂窝,安世每年要出1000多亿颗芯片,客户全是苹果、特斯拉、宝马这种巨头,每天给欧洲车企发的芯片就有2.7亿颗,断供等于直接掐了这些企业的生产线命脉。
没几天欧美客户就坐不住了。特斯拉的电动车生产线本来就紧绷,芯片一缺就得减产;苹果正赶新品备货,少了零件可能推迟上市。这些巨头以前总觉得“有钱就能全球调货”,这回才算明白,供应链的“水龙头”在别人手里攥着。

16家欧洲车企组团给荷兰政府施压,天天堵在安世荷兰总部要货,可荷兰手里只有“接管文件”,连颗能用的芯片都拿不出来。更要命的是,荷兰自己的阿斯麦也受牵连——阿斯麦不仅是安世的供应商,中国市场还占了它40%的营收,之前跟着美国限光刻机就够难受了,这回供应链一断,财报都得调低预期。这时候荷兰才反应过来,自己跟风美国搞的“安全牌”,其实是砸了自家饭碗。
扛不住压力的荷兰,10月19日终于服软了。主导抢总部的卡雷曼斯突然喊话,说要“数日之内”访华求情,还找了个借口,说当初动手是为了“防止知识产权流出欧洲”。可他这姿态实在没诚意,不仅没道歉,还想站在道德高地上谈,中方压根没给他安排接待——毕竟谁也不待见“刚抢完东西又来要好处”的主儿。

见求情没人理,荷兰又耍起了小聪明,宣布要限制和美国的情报共享,号称要跟特朗普政府“划清界限”。这算盘打得噼里啪啦响:一方面,特朗普最近在乌克兰问题上反复横跳,欧洲本来就不满,这时候反美能赚波好感;
另一方面,是想做给中国看,暗示“我跟美国不是一伙的了,快给我松绑”。可这招根本骗不了人,荷兰这几年跟着美国限光刻机、扩技术管制,早就成了美国科技战的“执行手”,现在临时“割席”,更像被逼急了的表演。

说到底,荷兰的困境都是自找的。它以为跟着美国就能捞好处,却忘了半导体产业早就是“你中有我”的格局——抢得了总部,抢不走中国的产能;扛得住政治压力,扛不住客户的催单和经济的损失。
现在卡雷曼斯急着访华,可中方的态度很明确:想谈可以,先把冻结的资产解封、把免掉的中方职务恢复,拿出点真诚意来。光靠跟美国演“决裂戏”,或是说几句空话,根本过不了关。毕竟芯片供应链的主动权,早就不在那个被抢的荷兰总部里了。
参考资料:


更新时间:2025-10-2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