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至,秋意浓!记住“四防”、“四个一”

Bai Lu

传统节气

白露节气是进入秋季后的第三个节气,处于反映自然界气温变化的重要时段。俗话说,“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白露过后,天气转凉,早晚温差进一步增大,暖寒交替之际,易感凉燥,此时进行合理的养生保健至关重要。

白露过后要“四防”

白露节气后,重点要防“凉”和“燥”。

1 防凉

民间谚语说“白露白茫茫,寒露添衣裳”,此时,炎热的秋老虎已经过去,天气开始寒冷起来,我们应注意保暖避寒,不必再拘泥于“秋冻”,可以适时增添衣物,尤其是腹部、背部及足部注意保暖,以防感冒、腹泻等疾病的发生。

2 防燥

皮肤干燥秋风降温的同时,把空气中的水分也吹干了,而当空气中湿度下降时,肺、大肠与皮毛首当其冲受到影响,容易出现口干、唇干、鼻干、咽干及大便干结、皮肤干裂等症状,严重者会出现由于干燥导致的鼻腔出血。

3 防温差

心脑血管疾病秋季早晚温差大。对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急性事件来说,太冷太热都是诱发因素。因此,在季节更替之时,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更要特别注意。

4 防寒

肠胃疾病饮食上也要注意避免寒凉。俗话说“秋瓜坏肚”,夏季习惯了吃大量的瓜果,白露后继续生食大量瓜类水果容易引发胃肠道疾患。此外,冷饮、冰淇淋等要适当减少摄入。

白露后牢记“四个一”

1

一润

秋季干燥,平时要注意多饮水,以少量、多次、缓饮为准则。皮肤干痒的人应及时涂抹保湿润燥的护肤品。

2

一暖

秋季早晚温差大,外出时应注意添衣,夜间盖好厚度合适的被子,避免着凉。

晚间可用40℃以下的热水泡泡脚,时间控制在20分钟左右即可,时间不宜太长。

3

一食

日常饮食中,我们可以适当多选择芝麻、雪梨、百合、荸荠、银耳、蜂蜜、藕等滋阴润燥、生津止渴的食物,有助于缓解秋燥引起的干咳、咽干等症状。此外,可以适当摄入一些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蔬菜水果,如苹果、葡萄、菠菜等,以增强身体免疫力。还应多喝水,以保持肺脏与呼吸道的正常湿润度。另外,适量增加蛋白质的摄入,如鱼类、豆类和禽肉,有助于增强体力和免疫功能。

注意在食用前要将蔬果洗净,减少细菌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腹泻风险。肠胃功能弱的人群要做到“吃多少做多少”,尽量不食用隔夜剩菜。

4

一动

秋高气爽,多进行户外活动,以微出汗但不疲倦为度,有利于增强身体免疫力,强化对抗外界寒冷刺激的能力。

图文来源:人民网健康、健康时报、北京健康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1

标签:养生   白露   节气   温差   秋季   早晚   免疫力   保暖   肠胃   俗话说   干燥   寒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