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支付宝搜索花呗文物皮肤,
辽博珍宝《簪花仕女图》中
雍容的唐代仕女、
“花树状金步摇”
摇曳生姿的金叶片,
以及“清雍正窑变釉石榴尊”
莹润绚丽的釉色,
竟一一“活”在了
人们的手机里!
8月29日,花呗联合
辽宁省博物馆合作推出的
“数字文物皮肤”正式上线,
三件辽博镇馆之宝
以数字化形态跃上支付宝端,
成为广大用户
尤其是辽宁人专属的
“指尖国宝”。
辽博镇馆之宝以数字化形态跃上支付宝端。
观众通过花呗文物皮肤了解文物文化。
观众通过花呗文物皮肤了解文物文化。
这不是一次简单的跨界联动,而是一场依托数字技术实现文物“活化”的生动实践。自去年12月以来,花呗已携手全国19家博物馆,累计推出45款文物皮肤,从山东的“亚丑钺”到湖北的“越王勾践剑”,从河北的“长信宫灯”到河南的“妇好鸮尊”,一批深藏博物馆的国之瑰宝,以轻盈有趣的数字化方式走进大众日常。而这一次,辽宁元素站上“C位”——三款辽宁文物皮肤不仅设计精美,还配有量身打造的“文物身份证”专区。用户不仅能从中了解“清雍正窑变釉石榴尊”背后所体现出的古代化学工艺智慧,还能在“瓶瓶安安、圆圆满满”这样巧借谐音的吉祥话中,轻松感知文物背后的历史温度与文化寓意。
文物皮肤配有量身打造的“文物身份证”专区。
辽宁省博物馆馆长王筱雯表示:“我们始终致力于推动文物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此次合作正是借助数字技术,让文物走出库房、跃上云端,以更鲜活的方式助力文化传承。”
辽宁省博物馆外景
事实上,这类文创尝试已在年轻人中掀起热潮——自2024年12月首次上线“敦煌”和“三星堆”花呗文物皮肤以来,许多年轻用户自发在小红书、微博等平台分享皮肤截图、分享皮肤上的好运文案,催生“接好运”热潮。博物馆也积极“在线催更”,喊话推荐自家国宝登上花呗皮肤。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欧阳日辉认为,此类数字文创项目通过现代消费场景链接传统文化,有效引导年轻群体在互动中感知历史,是对文化传承路径的积极拓展。作为 “花呗文物守护计划”的重要部分,该项目未来还将通过与各地博物馆合作,推出更多助力文化传播的新举措,降低公众接触传统文化的门槛。
科技,
让厚重的历史变得轻盈;
创意,
让静止的文物穿梭千年。
这一次,
辽宁的国宝不仅“活”在了指尖,
更走进千家万户的日常场景中
——真正的文化守护,
正是让文物焕发生机,
“活”在当下。
来源:辽宁日报·辽望客户端
审核:柏瀛、王海英
主编:李若琰
更新时间:2025-08-3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