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晚WTT北京大满贯女单1/16决赛的球台边,日本选手桥本帆乃香握着球拍,削球的弧度像拉满的弓,每一球都往杜凯琹的反手位钻。中国香港一姐杜凯琹咬着唇,第一局就被打懵了,回球要么出界,要么被桥本扑住扣杀,11-0的比分像块石头砸在她心上。
第二局她调整了站位,可桥本的削球突然加了旋转,杜凯琹的回球又飘得老高,11-4的比分没止住颓势。第三局更扎心:桥本10-0领先时,故意把球往网下送,想让杜凯琹得一分。没想到杜凯琹攥着发球权,手腕一偏,球直接砸在网袋上,她宁愿失误,也不要这种“施舍”。
整场比赛才14分钟,观众席上有人叹气,有人鼓掌,杜凯琹收拾球拍时,眼角有点红,但背挺得很直。
比赛结束后,杜凯琹没接受采访,直接走进了更衣室。桥本帆乃香在混合区说:“我只是想给对手留面子,没想到她更要尊严。”有记者拍到杜凯琹在训练馆加练削球,她站在球台边,对着教练的发球机,每一球都往底线压,球拍挥得比平时更狠,额头上的汗滴在胶皮上,晕开小小的印子。
另一边王艺迪的教练组已经把桥本的比赛录像翻了三遍,大迪拿着笔在笔记本上画:“她的削球有两个旋转,反手位是侧旋,正手位是下旋,下次我要提前站好位。”网友们吵翻了:有人说桥本“假慈悲”,有人夸杜凯琹“有骨气”,还有人在王艺迪的社交账号下留言:“大迪,这次要把‘心魔’打破”。
说到“让分”,其实国乒选手也有过类似的事:去年孙颖莎跟日本选手早田希娜比赛,10-0领先时,故意把球打在网下,让早田得一分,当时网友都说“莎宝有格局”。可这次桥本的让分,却引了争议,有人说“假惺惺”,有人说“这是选手的默契”。
再看杜凯琹的“发球自杀”,其实她之前也有过类似的倔强:去年跟韩国选手田志希比赛,她0-2落后时,宁愿打满五局输,也不中途退赛。而桥本帆乃香的“削球神功”,是从小练出来的,她5岁开始学球,每天要削500个球,手腕上的茧子比球拍柄还厚,小学六年级就拿到了日本全国冠军。这次能打杜凯琹11-0,不是偶然,是十几年的苦练堆出来的。
王艺迪之前两次输给桥本:一次是去年新加坡大满贯,1-3输;一次是今年日本公开赛,2-3惜败,两次都是输在“削球节奏没跟上”,这次她的训练里加了“削球专项”,教练把桥本的削球录像剪成慢动作,每一个旋转方向都标了颜色,就盼着她能把“心魔”打破。
看这场比赛,我既替杜凯琹难受,又为她骄傲。竞技体育的残酷在于,实力差距不会因为同情消失,但尊严从来都是自己挣的,杜凯琹的发球自杀,不是认输,是告诉所有人“我输得起,但输得有样子”。
下次碰到削球手,多练点旋转,多磨点耐心,把桥本的削球录像翻个几十遍,总有一天能把11-0的比分打回去。王艺迪也一样,之前输两次没关系,把节奏摸准了,总有一次能赢。毕竟竞技体育的魅力,就是“不服输”。
更新时间:2025-10-0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