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至8月8日,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段——中伏。此时,高温与潮湿并存,身体面临诸多挑战,掌握正确的养生方法,才能安然度夏,为全年健康打下基础。
防暑祛湿,双管齐下
中伏天里,防暑是首要任务。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容易引发中暑,出现头晕、恶心、乏力甚至晕厥等症状。尽量避免在上午10点至下午4点间外出,若必须外出,要做好防晒措施,携带防暑药品 ,如藿香正气水、清凉油等。
除了防暑,祛湿也至关重要。中伏的潮湿气候,易让湿气入侵人体,阻碍气血运行,使人感到身体困重、食欲不振、舌苔厚腻。多吃清热利湿的食物,如冬瓜、丝瓜、绿豆、薏米等,能帮助排出体内湿气。推荐薏米红豆茯苓茶,将薏米、红豆、茯苓煮水饮用,祛湿健脾,味道淡的话,还能加少许红枣或生甘草,口感清甜,比奶茶健康。
饮食清淡,养护脾胃
中伏时,人体消化功能相对较弱,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避免食用过多油腻、辛辣、生冷食物,以免加重脾胃负担。可适当增加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如瘦肉、鱼类、豆类、蛋类等,以补充身体因出汗流失的营养。同时,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既能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又有助于清热解暑。
夏季食欲不佳,可吃些苦味食物来刺激食欲、清心降火,如苦瓜、苦苣、莲子心等。但苦味食物大多寒凉,脾胃虚寒者要适量食用。此外,遵循“定时定量,少食多餐”原则,避免暴饮暴食,减轻脾胃消化压力。
适量运动,微汗为宜
很多人觉得中伏天酷热难耐,不愿运动。其实,适当运动能促进身体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帮助排出湿气和毒素,但要注意运动时间和强度。尽量选择在清晨或傍晚较凉爽的时候进行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八段锦等,避免在烈日下剧烈运动,以防中暑和脱水。运动强度以微微出汗为宜,大汗淋漓会损耗阳气和津液。运动后,要及时补充水分,最好喝淡盐水或温水,不要立即饮用大量冷饮。
规律作息,睡好“子午觉”
良好的作息对中伏养生至关重要。夏季昼长夜短,可适当晚睡早起,但不要超过晚上11点,保证每天7 - 8小时的睡眠时间 。中午气温高,人容易感到困倦,此时午睡片刻,能缓解疲劳,恢复精力。午睡时间不宜过长,20 - 30分钟即可,否则会影响晚上睡眠质量。
中伏养生要顺应天时,从饮食、运动、作息等多方面入手,防暑祛湿、养护脾胃、调节身心,安然度过这个炎热潮湿的时段,为健康生活加分。
更新时间:2025-08-0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