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玩五一·惠享水磨|五四青春派对、沉浸式体验国潮风……他们玩转天山明月城

五月的春风轻拂过乌鲁木齐的天山明月城,为这片丝路文化浸润的土地注入了青春的朝气。5月4日,由共青团水磨沟区委员会联合水磨沟区文化旅游和体育局(文物局)主办,共青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委员会、新疆创博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新疆高校大学生潮玩承办的“华服舞青春 丝路燃热血”五四青年节系列活动开幕。

从汉服游园到国风舞台,从非遗体验到篝火狂欢,千余名青年以传统与潮流的交融之姿,谱写了一曲属于新时代的青春乐章。

活动中,百余名汉服爱好者身着曲裾深衣、齐胸襦裙,衣袂翩跹间与雕梁画栋的仿古建筑相映成趣。招亲广场的灼灼桃树下,手持团扇的姑娘们驻足留影,快门声与欢笑声此起彼伏。非遗书签DIY展位前,青年们以工笔细描勾勒敦煌飞天,用篆刻刀在木片上刻下“自强不息”的“五四”箴言。武侠小镇内,扮演六大门派弟子的NPC与游客过招切磋,峨眉派的剑穗与武当派的拂尘在阳光下划出优美弧线,引得孩童们跃跃欲试参与“武林争霸”。

“在投壶游戏中集齐三支箭矢就能获得文创帆布包!”随着工作人员的指引,招亲广场瞬间化作欢乐的海洋。投壶过程中青年们赤足扎马,丝质广袖与运动卫衣碰撞出别样火花;砸沙包环节里,身着飞鱼服的男生与扎着双环髻的姑娘互相躲避,传统服饰的飘逸与现代游戏的动感交织成独特风景。新疆大学学生迪丽达尔·吾买尔拿着刚赢得的马头琴造型冰箱贴,说道:“这是我第一次穿着艾德莱斯绸改良汉服参加活动,各民族服饰与汉服的创新融合,正是我们新疆青年的文化自信。今天看到了这么多不同民族的服饰,突然理解了什么是‘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暮色初临,主舞台上的鼓点如春雷炸响,十二名维吾尔族舞者踩着铃鼓节奏跃动,艾德莱斯绸裙摆将新疆青年的热情挥洒得淋漓尽致。紧接着,《闪耀》与《光年之外》的旋律穿透云霄,高校学子用充满张力的歌声诠释着跨越时空的青春梦想,观众席爆发的欢呼声与舞台激光交织,传统与现代在此达成奇妙共振。

夜色渐浓,文化交融的华彩持续升腾。来自蒙古国的留学生DAMBA TSEREN-OCHIR表演了蒙古传统舞蹈,昂扬的舞姿展现着草原风情席卷全场,当篝火在风华燎原夜环节熊熊燃起,各族青年手挽手跳起麦西来甫,民族绣花靴与汉服翘头履共同踏响欢快的节奏。丝路音乐汇的舞台上,冬不拉、都塔尔与电吉他合奏出穿越时空的旋律,十二花神手持宫灯巡游而过,衣袂飘香处,历史与现代完成了一场盛大对话。DAMBA TSEREN-OCHIR说:“今天的汉服体验让我大开眼界!宽大的衣袖让我想起家乡的蒙古袍,但刺绣的凤凰纹样又充满陌生的东方美感。投壶游戏虽然十支箭我只中了两支,但是也是很特别的体验。”

共青团水磨沟区委员会书记闫菲菲说:“这场活动就像新疆青年的缩影——既有对传统文化的深情回望,又有面向世界的开放胸怀。当汉服遇见艾德莱斯绸,当马头琴对话电音,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文化创新,更是青年一代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自觉担当。未来,我们将以文化为纽带,持续搭建‘传统+现代’‘本土+国际’的多元融合平台,让文化交融的火种点亮更多青年心田。通过这些实践,我们期待让新疆青年既成为文化传承的‘守艺人’,更成为中华文明与世界对话的‘代言人’。”#乌鲁木齐头条##水磨沟区#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06

标签:旅游   天山   水磨   派对   明月   青春   新疆   青年   共青团   文化   传统   丝路   蒙古   马头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