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广西石化炼化一体化转型升级项目40万吨/年聚丙烯装置挤压造粒机组实物料试车一次成功,顺利产出合格粒料。
经过紧张有序的操作,挤压造粒机组依次完成启动主电机、拉料、冲模、合模、启动切粒机切粒等关键步骤,成功生产出首批合格产品颗粒,标志着广西石化炼化一体化转型升级项目聚丙烯装置挤压造粒机组实物料试车工作一次成功。
广西石化是单系列整装千万吨炼厂,项目采用全加氢型工艺流程,主要工艺技术采用UOP、DOW化学等国际先进技术,具有安全环保等级高、原油加工适应性强、装置配套齐全、产品优质清洁等优势。炼厂占地3800多亩,现有1000万吨/年常减压、350万吨/年重油催化裂化、220万吨/年连续重整、400万吨/年渣油加氢脱硫等23套主要工艺装置和完备的公用工程系统。所加工的原油全部由海外进口,以中东含硫原油为主。生产汽油、柴油、航煤、芳烃、聚丙烯、液化气、沥青、硫黄等产品。立足广西辐射周边,出口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家。
该项目是在广西石化现有一次原油加工能力为1000万吨/年的炼油基础上新建120万吨/年的乙烯及下游装置,从而实现炼化一体化转型升级。
炼油区块依托现有30套主体生产装置,新建200万吨/年的柴油吸附脱芳装置和40万吨/年碳二回收装置(包含10万吨/年催化干气碳二回收单元和40万吨/年碳二回收单元,建在化工区),停用2套主体生产装置。项目完成后,炼油区块总体加工流程保持不变,炼油部分产品方案与现状保持一致,但汽柴油年产量减少,并为下游乙烯装置提供大量优质原料。
化工区块新建14套化工主体装置,包括120万吨/年乙烯装置、55万吨/年裂解汽油加氢装置/苯乙烯抽提联合装置、18万吨/年丁二烯抽提装置、10/6万吨/年MTBE/丁烯-1装置、35万吨/年芳烃抽提装置、40万吨/年全密度聚乙烯装置(FDPE)、30万吨/年高密度聚乙烯装置(HDPE)、30万吨/年管式乙烯-醋酸乙烯酯装置(EVA)、10万吨/年釜式乙烯-醋酸乙烯酯装置(H-EVA)、40万吨/年聚丙烯装置(PP)、5万吨/年己烯-1装置、27/60万吨/年环氧丙烷/苯乙烯装置(PO/SM)、30万吨/年聚苯乙烯装置(PS)和12/8万吨/年溶聚丁苯橡胶集成装置(SSBR/SBS)。
项目建成投产后,将推动中国石油广西石化由“燃料型”向“化工产品和有机材料型”转化,实现从炼油为主的炼化基础产业向“基础+高端”的能源化工材料现代化的转变,对于填补区域高端化工新材料产业空白,满足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地区市场需求,打造面向东盟的万亿级石化产业集群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吉林化建、聚烯烃人
免责声明: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我们对文中观点持中立态度,本文仅供参考、交流。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和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声明: 本文图片来源于版权方,任何网站、报刊、电视台、公司、组织、个人未经版权方许可,不得部分或全部使用。
更新时间:2025-09-2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