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躺平大半年毫无改变,家长需狠心逼自己一把,才能回归内驱力

今天上午,一直跟家长沟通关于孩子躺平和厌学的事,家长比较着急一个问题:

怎么能让孩子快点恢复心力,怎么能让孩子上学不那么难受?怎么能快速帮助孩子?

隔着屏幕,能感受到家长迫切想要改变孩子和纠正孩子的心。

觉察家长想要改变孩子的动机,询问:

是不是看着孩子厌学的状态很着急?是不是看着孩子难受,想要帮他?看着孩子不开心,特别想让孩子有心劲,心力富足。

得到家长的认同后,我意识到此时最需要解决的不是孩子问题,而是家长的情绪问题以及溶解家长的焦虑,担心与恐惧。

家长焦虑和担心的几个核心关键点,无非是:

心疼孩子的难受,舍不得孩子难过和受罪,会很着急想要为孩子的情绪问题灭火;

害怕孩子情绪继续糟糕后,会上不了学,会耽误最宝贵的时间;

不忍心看孩子难过,还无能为力,帮不了的煎熬更煎熬和自责。

这是家长出于对孩子爱的本能,所以才会滋生出来忧惧之心。

但家长陷入焦虑循环,整个人绷得比较紧的时候,会陷入灾难化思维,会觉得:

如果此时再不去改变孩子,再不快速让孩子心力富足,心情变好,那么孩子就会变得更糟糕,就上不了学,更摆烂,也有可能导致抑郁。

我想说的是,家长的担心是必要的,的确孩子如果持续在内耗里循环,家长害怕的事情,会有很大概率发生。

但是这些只是家长对恐惧的扩大,而且这个家长的孩子情况只是学习驱动力不足,不喜欢学校,对学习热情度不好。

同时家长也带孩子去看过医生,确认了情绪并无大碍,只是有焦虑和内耗,还不到服药的程度。

一般像这个情况,说明孩子是遇到了情绪的障碍,这时需要的恰恰是家长的松弛感,以及慢下来节奏,而不是着急和强力去改变孩子。

因为有一个情况是,孩子并不想接受咨询,家长一次次劝孩子要做咨询。

当然孩子能有意愿去咨询,有人引导着,内耗情绪释放得会更快一点。

就像我娃在高一的时候,出现情绪内耗,他是愿意跟我讲的,而也愿意用我给的方法,通过运动,写自我正念反馈,以及倾诉等方式来自救。

这样肯定会加速疗愈与恢复的进度,但有些孩子对疏导是很抗拒的,那这个时候家长就不要再逼孩子或说服孩子去咨询。

家长更应该做的是,要狠心逼自己一把,先完成自我的改变,比如:

克制想要改变孩子的心,克制想要强力帮助孩子的手,少做有时才是上上策;

允许孩子目前有内耗,也有摆烂,有厌学和学习动力不足,并要理解孩子并不是不想努力,眼下只是动力不足和心力不足,允许孩子慢慢恢复;

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自我修复与自我疗愈以及自我成长上,放下速成和着急的心思,慢才是快,松弛时改变才能真正发生。

孩子的内耗与躺平,需要家长先“吃药”,而不是一味的想要改变孩子,或者用力过猛去疗愈孩子。

疗愈与疏导孩子有个前提,那就是孩子的意愿,当孩子没有意愿的时候,家长就不要再一个劲劝和催促了。

如果想让孩子恢复自驱力,提升心力,咨询与疏导是一个比较直接的途径,但家长的自我改变与松弛感,对孩子的影响更加持久。

家长持续的改变,有意识的缓解焦虑,以松弛感与心力富足的状态,面对孩子,这时家长充当了孩子最好的心理咨询师。

孩子之所以厌学,就是自我否认太多,自信心不足,想得太多,做得太少,越想越觉得自己是个废物。

而家长对孩子发自内心的欣赏与肯定,是滋养孩子心理最好的养分,家长对孩子的宽容,理解,允许与共情,是让孩子重启自信最好的方式。

想让孩子自信足,从躺平中走出来,家长的耐心与爱,理解与接纳,才是回归自驱力的良药。

别卷孩子,心狠起来卷家长自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与惊喜。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5

标签:育儿   狠心   家长   半年   孩子   内耗   心力   情绪   厌学   焦虑   松弛   自我   富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