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态异常需警惕,健步前行有方法!

【来源:江苏省体育局】

身体直立、目视前方

手臂自然摆动、步子稳

这是正常的走路形态

但当步态异常时

可能是身体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今天苏小乐就为大家揭示

几种异常的走路姿势

一起科学健康走起来~

5种异常的走路姿势

0 1

走路时手臂不摆动

当我们正常行走时,脚步向前迈,在腰部扭动的作用下,就会自然摆动双臂。若走路时手臂无法自然摆动,可能就是身体其他部位出了问题。

0 2

脚掌先着地

如果走路时以脚掌先拍打地面,则可能是脚的正前肌无力,导致不能正常带动脚背走路。脑瘫、卒中偏瘫患者可能会因为肌肉无力而出现足下垂,出现走路时脚掌先落地;腰椎间盘突出严重也会压迫到神经而使脚背肌无力、出现足下垂,导致脚掌先着地。

0 3

走路步幅小

有些疾病是导致走路步幅小的原因,如骨关节炎或膝盖骨骼退化等老年性退行性病变。

0 4

踮脚走路

长期踮脚走路的人,可能是脊柱和大脑受到了损伤,神经系统病变而引发马蹄高弓足疾病。并且此类疾病患者在走路时会感觉到疼痛、关节僵硬。如果有上述情况,应该及时就医治疗,越早发现疗效越好。另外,刚学走路的幼儿也会出现踮脚走路的情况,一般来说不用过于担心,但若一直如此,家长就需要带孩子到医院做检查。

0 5

走路画圈

如果会把一侧腿向身体外侧做伸直状,然后沿着顺时针方向,走路姿势像圆规画圆,则要警惕脑栓塞、卒中。

想要走路更健康,有招吗?有招的!

0 1

走路加个“小动作”:给膝盖上“润滑油”

调整走路姿势,走路时稍微“拐”一下脚,脚向内或向外偏5-10度,就能有效减轻膝盖疼痛、延缓膝关节损伤,并可能延缓骨关节炎进展。

注意:如果您有骨关节疾病,最好先咨询医生或物理治疗师的意见。

0 2

试试快走:帮助延长寿命

每天增加一部分快走的时长,就能有效延长寿命。女性每天增加快走10分钟或30分钟,预期寿命可延长0.9年和1.4年;男性效果更明显,分别延长1.4年和2.5年。

0 3

倒着行走:能够保护大脑

倒走不仅能挑战身体协调性,还能“激活”大脑。倒走时,由于看不见后方情况,大脑高度依赖非视觉信息,从而激活其中与空间感知和运动规划相关的区域,有助于提升认知功能和空间意识。

0 4

走路上楼:预防心血管病

把乘电梯换成爬楼梯,是一种简单又高效的“护心”运动,爬楼梯兼具“有氧+抗阻”双重好处。每天爬5次,一次10步以上楼梯,能有效降低患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注意:如果您有关节疾病,请务必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切勿自行尝试。

0 5

北欧式健步走:消耗更多能量

两手握着手杖,把它想成是脚下没有滑雪板的越野滑雪,这样的健走方式称为“北欧式健步走”。相比日常的散步和健步走,北欧式健步走可多消耗30%~40%的能量。有条件的朋友可以借助手杖进行健走,能有效地减轻下肢关节压力,减少关节磨损。

戳下图获取更多健步教程

走路细则千万条

“坚持”二字第一条

不要总想着“暴走”见效

细水长流才是关键

让我们从今天开始

一起健康行走吧!

主办:江苏省体育信息中心(江苏省体育文化中心)

专业知识来源:江苏省体育科学研究所、科普中国

编辑:陆天钰

责任编辑:刘玥如

审核:杨洪星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9

标签:养生   健步   步态   异常   方法   脚掌   江苏省   北欧   关节   身体   疾病   姿势   步幅   大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